1937年老蒋为哥哥举行葬礼,刘乙光问张学良是否参加,张:不想去
与此同时,在距溪口不远的雪窦山,张学良正被幽禁在此,负责看守张学良的军统特务队长刘乙光,在同溪口的侍从室取得联系后,就向张学良转达蒋介石的“邀请”:“委员长希望您能去溪口,参加蒋先生的葬礼。”
与此同时,在距溪口不远的雪窦山,张学良正被幽禁在此,负责看守张学良的军统特务队长刘乙光,在同溪口的侍从室取得联系后,就向张学良转达蒋介石的“邀请”:“委员长希望您能去溪口,参加蒋先生的葬礼。”
飞机刚降落在南京禄口机场,戴笠手下的军统特务已经在等候。负责押解的人是刘乙光,他是黄埔四期毕业生,也是复兴社特务处的元老。
当消息传到被软禁的张学良耳中时,这位经历了半生浮沉的少帅沉默良久,最终轻叹:“他还是走了,这25年的相处,我还是很怀念他的。”
这是他为即将调任的刘乙光准备的饯别礼物,却未曾料到,这张看似普通的纸片,会在未来的岁月里成为两人关系的转折点,掌权者的规则,终将碾碎被监管者的心意。
1936年12月26日,张学良护送蒋介石来到南京明故宫机场。飞机降落后,蒋立即授意宪兵队控制张学良,把他送往宋子文公馆暂住。同年12月31日,军事法庭以“首谋伏党,对于上官暴行胁迫”的罪名判处张学良十年有期徒刑。虽然随后发布了特赦令,但仍规定“交军事委员会严加
在张学良后期的照片中,身边除了赵四小姐,最多出现的是一个略有谢顶,文质彬彬的人,他就是“张学良将军招待所”所长,负责看管少帅的军统大特务刘乙光,这位林彪的黄埔同学,一生似乎只干了一件事—陪伴张学良度过三十年的幽禁岁月。
1937年1月,奉化溪口雪窦山寒意刺骨。张学良被押解至此,成了蒋介石家乡的“特殊客人”。军统特务刘乙光率领三十余人进驻雪窦寺招待所,电台天线刺破山间薄雾,一个连的兵力封锁了所有通道。名义上是“招待”,实则张学良连如厕都有人贴身跟随,活动范围被压缩至两百米内。
在那段艰难岁月里,他的妻子赵一荻做出了巨大牺牲,她始终陪伴在张学良身旁,与他共度重重难关,同时还要默默承受外界舆论带来的非议与压力。